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忍着没看盗版,今天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广电总局剪切的痕迹很明显,一些情节明显前后衔接不上,比如,为什么沈佳宜那么主动帮助柯景腾?于是回又看了网上流传的0331版,把情节补齐。
看完电影,不知是哭是笑,我已经一年,“青春”那些年已经渐渐离我远去,无论这部电影好坏,至少它让我回忆起了曾经青涩的那些年。,尤其是的那些年。只想说,每一个男生的心中都有那样的一个沈佳宜,我也有,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或多或少的部分都在沈佳宜这个角色中有所体现。回来看到九把刀的创作历程,他就是写部小说拍成电影来回忆自己的青春,却也带动广大观众回忆自己的那些年。现在想起来,学生时代,尤其是高中,是生命中最精彩最值得珍惜的年代。好像工作以后,找不到那种纯真的友谊了。
看到最后沈佳宜结婚,嫁给那么老的男人(那个演员好像是1973年的,陈妍希1981的),为什么现实总是这么残酷的,而为什么柯景腾能够这么豁达去面对呢。当情升华为友情,着实的伟大。
又是一个人看的电影。龙年快到了,我的本命年,24了,我还在等待属于我的那个女孩。

不太会写影评,于是转一篇豆瓣上看到的最符合我的心境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00198/

===================以下为转载=====================

  1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和以往所有看过两遍以上的电影相比,过程是截然不同的——通常总是在迅雷下了种子,遇到特别喜欢的,才去买盗版碟、蓝光甚至跑一趟电影院。这一次则正好相反。
  两个月前去台北出差,工作任务不重,于是逛了逛几处有名的景点,也专门去影院看了早先听说的所谓“口碑超好”的“那些年”。原本以为下档了,不过一些小影院仍然坚持不少的排期,可见票房还是可以的。
  
  2
  不知道为什么,回来以后时常想起它,有强烈的再看一遍的冲动——电影院散场时零的掌声和一整片的低低的哭腔,当时这令我非常讶异。
  于是回来后,在网上又看了一次所谓的“待广电总局审查的”被阉割版的“那些年”,说实话,两个版本差不多,说有差的人一定没看过台版,而且对广电总局存在“惯性敌视”。
  从电影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想要被打足60分都是困难的,和台词中反复出现的“幼稚”一样,它的电影技法也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除了后期剪辑中能够看出一点儿专业人士的痕迹外,情节跳转、摄影手法、画面布局、故事的张力和饱满度、对白、色调、道具、以及一系列的细节等等,都不甚专业甚至“幼稚”——这里面也包括了被一致叫好的电影配乐以及音效——与粗制滥造的偶像剧的差别,仅仅是摄像器材贵了。
  
  3
  不过,我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给它打足5分。
  因为情感,回忆,以及真诚。
  
  4
  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这样的。我们大概不会在上时打,大概没有胆量在老妈面前一丝不挂,大概还不至于操过室友的屁眼。
  但除此以外的,我们都经历过。
  我们也光着脚丫并排坐在操场边的旗杆下聊未来,也折过小船灯放到学校边哄臭的河塘里,也在大雨倾盆的夜晚狂按她家楼下的廊灯,也在来临的当口疯狂地把打到没电;
  我们在女生面前,变过魔术、写过情书、打过篮球耍帅、借过橡皮搭讪;
  我们拔过喜欢的女孩的气门芯,剪过喜欢的女孩的马尾辫,用圆珠笔画花过她的白衬衣,也抓过小蛇放到她的抽屉中;
  我们会故意留下来和她一起值日,故意提着沉重的水桶从她面前走过,故意理直气壮地和她吵架,故意绕个弯骑车——跟在明明放学不同路的她的身后;
  我们在她伤心时一起落泪,在她高兴时一起大笑,在她难堪时为她解围,在她离开时默默……
  
  我们都在前的那天抱着吉他大闹女生宿舍,但其实每个人只想唱给某一个人听;
  我们都聚在一起看过饭岛爱、小泽圆、大浦安娜,却谁也不知道手枪以外的真实滋味;
  我们都为好兄弟递过情书,而那个女孩自己已经喜欢了三年;
  我们都在失恋时一蹶不振,但其实那些美好的女孩们,从来都在帮助我们成长;
  我们都在告白时心跳加速,在面对告白时心头窃喜;
  我们都在青春的当下,期待快快长大,又在长大的当下,自己的青春……
  
  5
  电影中有一处对白给我蛮深刻的记忆,五个都喜欢过女主角的男孩们,在女孩的婚礼上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女孩的时候,要真心祝福他们永远幸福快乐,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像我们这种背后放箭的,才是真爱。”
  然而,当女孩挽着丈夫的肩膀,在红地毯上走过,笑意盈盈,甜蜜满足时,男孩对自己说:“我错了——原来,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我相信这大概就是真爱吧。即便在这个物欲横流、虚假龌龊的世界中,这样的爱,也一定存在。
  ——起码,我们愿意憧憬它的存在。
  
  6
  我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感动者自然大有人在,而不屑者同样也会有。
  坦白讲,这不是一部成熟的电影,编剧兼导演九把刀既缺乏剪辑功力,也没有驾驭一个好故事使之成为剧本结构的能力,他更无法在一部青春电影片中承载起有关青春的价值和思考——而这其实是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他只有能力去尽力完整地呈现那段他已经无法抓回,却又不舍抛却的回忆。
  相比较在30岁拍出记忆碎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31岁拍出剪刀手爱德华的蒂姆•伯顿,在34岁拍出杀手莱昂的吕克•贝松,在33岁拍出七宗罪的大卫•芬奇,以及同样在29岁那年就拍出两杆大烟枪和光荣之路的盖里奇、库布里克,已经32岁的九把刀肯定是个没有前途的导演。把“那些年”吹上天显然也是不恰当的。
  但是他的真诚,那份对于逝去青春的怀念、崇敬甚至有些惶畏的态度,足以让每一个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致以敬意。
  
  7
  “那些年”是一个掺杂了很多元素的混合体——寄托了七零年代末的这代生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同时又在爱情理解的层面,做出了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阐释。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一方面,九把刀无论在原著小说里还是电影作品里,都流露出了浓重的自恋意味,这种“感觉良好”的优越感,使电影的整体基调比较怪异;另一方面,他的对于青涩的浓厚的学生时代暧昧情感的细腻讲述,又直指人心,简直就是对我们往日岁月的真实还原。
  纯粹而炽热的青春回忆、极会讲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并不算丰满的人生阅历、加之相对苍白的电影技巧,四者矛盾地结合在一起,有些怪。但我想这也正是有这么多人喜欢看它,并被它深深吸引的原因吧。
  
  8
  相对而言,台湾人骨子里确实有一些更“纯粹”的东西,他们的“久负盛名”的文艺腔不是杨德昌侯孝贤们关在黑屋子一边绞尽脑汁一边狂打手枪意淫出来的产物——他们是真的很文艺,而这种文艺的源头,在于对美的东西的真诚的向往和追求。
  大多数台湾人没有内地人思维中的装逼、蛋逼、纯爷们等等概念,不会有对“小清新”天然的讽味,不会有对“小资”莫名的敌视,不会有对“文艺青年”称谓扭扭捏捏的闪躲和自嘲,也不会有对“青春偶像剧”与生俱来的俯瞰的鄙视。
  我觉得在某种维度上说,这是内地文化背景现状的一种悲哀,我们似乎总有太多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似乎只有最具深度的才华的高雅的专业的苛刻的文艺作品才配得上我们高贵的灵魂和内涵。
  幼稚的人找不到女,天真的人得不到理解,善良的人自己都觉得自己好像是傻逼,工作以后还套牛仔裤T恤衫的男人肯定没本事,工作以后还穿学生装绑马尾辫的女纸那是在装纯,而装纯的女孩肯定不纯。讲话太深度人家骂你装孙子,讲话没深度人家理都不理你,讲话深度刚刚好说明你丫没个性,索性不讲话,只能一个人慢慢变老。
  看到一个30岁的大男人或者40岁的老女人还在悲春伤秋、唏嘘回忆、感怀青春,好像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忒没出息——所以,纯爱的简单范畴的电影,诸如台湾的海角七号,日本的世界中心呼唤爱,韩国的假如爱有天意——这类影片,我们再也拍不出了。
  这类影片其实是很好很好的,尽管它并不高级。但是人们需要他。这是所有人的青春,一去不返。
  
  9
  坦白说,这个既看不惯幼稚的“肤浅”,又看不惯深沉的“装逼”的臭毛病我也有,而且很严重。我以前总是觉得冷血动物比五月天牛逼,觉得高旗比金城武帅,觉得超载远胜过什么苏打绿,觉得窦唯比周杰伦有才华一百倍,觉得台湾偶像剧香港TVB这是些虾米鸡巴烂玩意儿啊……我不明白为什么盗梦空间、三个傻瓜、海豚湾这些电影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明明很一般嘛,我也不知道十一度老男孩,怎么就能骗去这么多的眼泪,懂不懂电影啊……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然而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是我错了。
  我已经过了三张的岁数,但还是喜欢看这些没营养的纯爱的档次很低的青春电影,是真的喜欢看。我希望内地也能出几个九把刀这样的导演,不需要技术和思想,只要足够真诚,足够直接,那么我一定会去电影院支持的。
  
  10
  电影里头,女主角说,如果柯景腾跟我告白的话,我会很高兴。
  那么你是否也想过这样的问题呢:
  如果青春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会珍惜。
  如果曾经的那个好女孩没有走,好好对她。
  如果兄弟再让我递情书,揍丫一拳。
  如果还是那样的一个夜晚,我会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
  如果她哭了,吻她,如果她笑了,吻她,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吻她。
  如果你说,现在就可以告诉我答案,我一定说好,我要听
  ……
  
  如果有一样东西外表看起来很美好,那就去好好欣赏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